
集結日本十一位工藝家在台中!《Ippuku:生活與工藝的片刻對話》聯展,感受物件傳遞的沈靜之美
文字|彭永翔Josh Peng、圖片提供|中島GLAb
走入擁有近百年歷史,由台中大屯郡守官舍修復的「Ippuku」,脫下鞋子,踩在溫潤的木質地板上,心情就不自覺的沉靜下來。
最近這裡正展出由策展人許哲瑜、郭中元與大谷哲也共同策劃的《Ippuku:生活與工藝的片刻對話》日本工藝家聯展,展出最南自大分最北至新瀉共十一位工藝家的作品。除了大家熟知的大谷哲也的細膩白瓷,還有工藝已逐漸失傳的90年刀剪老舖_多鹿治夫鋏製作所的鐵製花剪,以及玻璃、金工、木工、和紙、焙茶、和菓子及花藝等作家,跨領域探討工藝與日常生活的想像與力量。喜歡日本工藝的選品迷們,應該會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心之所愛。
Ippuku,在日語裡,是忙碌中的一段小歇。它可能是一杯茶,也可能是一段沉默,是一個人靜靜走進森林、站在海邊,或只是在窗邊看著光影移動。不是為了逃開什麼,而是讓心有個落腳的地方。
這一次策展團隊遠至日本九州、金澤、新潟,到能登半島,拜訪十一位創作者,踏查編輯歷時一年,探索著他們的創作與生活,又是什麼樣的生活,才能孕育出如此安靜又堅定的作品?
善於運用口吹玻璃技法的有永浩太,不使用任何模具,透過吹氣、金屬夾及鏝刀,讓玻璃在呼吸間塑形,水瓶倒水口處仿若鳥兒準備飛翔的優雅線條及那清澄若黑似綠的色澤,讓人一再賞玩。
有永浩太細緻的玻璃作品,受到許多人喜愛,如果想要收藏一件,動作可要快。

而來自兵庫的多鹿治夫鋏製作所,一直以來運用「白心可緞鑄鐵」的工藝,打造出各種不同的生活用剪,例如布剪、廚房剪刀、花剪以及日本池坊流花藝專用的握剪,這次也一起來台參展的花藝家平井かずみ就特別提到,現在日本願意以傳統工藝製作剪刀的工坊已越來越少,因此她很珍惜像多鹿治夫鋏製作所這樣的存在。
展間中,也可看見其他工藝家的精彩作品,如角田淳從料理與家人餐桌出發設計器皿,大谷哲也以「白」呈現極簡瓷器之美,大谷桃子將田園風景化為器物紋樣。
這次大谷哲也與大谷桃子夫妻檔,也帶著各自的作品來到台灣。上圖是大谷桃子之作品,將田園風景優雅的呈現於陶作上;下圖則是大谷哲也一貫細膩純粹的白瓷作品,即便是純粹的白,也有著不同的層次。
京都的ハタノワタル讓和紙溫潤延展於空間,金澤的竹俣勇壱則以金工勾勒餐具的優雅姿態,富井貴志的木工則塗裝了如砂色的色漆創造出彷如陶瓷的視覺,所有的精彩皆於作家作品中呈現。
原來少年時想要成為物理學家的富井貴志卻在一次出國的經驗中,愛上了木工。運用如砂色的色漆,創造出如陶器般的古拙質地。
十一位工藝家在策展團隊的邀請下,更難得地齊聚於臺中,與大谷哲也聊到,從事陶瓷工藝多年,最能觸動他的是什麼?他笑笑地回說,應該還是看到使用者以他意想不到的方式使用他所創作的物件,畢竟工藝不是藝術品,還是應該能被幸福地用於生活之中。
策展團隊難得的一次邀了11位工藝家一起來到台中。左一及右一分別為策展人許哲瑜、郭中元;中間則為此次的日本策展人大谷哲也,這次一起參與展出的都是他所欣賞的朋友及後輩們。
花藝家平井かずみ老師則在「秋日玉手箱的插花一服」花藝工作坊中,帶領大家以秋天柔風吹拂的花景為主題,在小小的玉手木箱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風景與心景。在工作坊中,她也特別運用大谷哲也及有永浩太的花器進行插花的表演,她笑著分享其實玻璃的花器有許多表現的可能,因為玻璃清澈的特質,所以瓶內水線的高低(瓶中水量的多寡會影響到水線的高低)、瓶中花枝與整體瓶身比例的關係,都可以隨著心情調整,而有全然不同的氛圍。或是在夏天時,在客人來訪前,於花及花瓶上噴些水珠於其上,就能就創造清新自然的氣息。
平井老師這次也運用有永浩太所製作的玻璃花器示範,在依然高溫的秋季,清澄雅致的氣息,讓心都沉靜下來了。
生活中只要有一些小小的轉變,可能是像平井老師所建議的小技巧、或是選一把自己喜歡的花剪剪花、慎重的挑一只自己喜歡的杯子喝著咖啡,都能創造片刻中的喘息空間,而在這一服(Ippuku)中,我們好好的恢復自己,再迎接更新的挑戰與生活。這次一起來參展的還有櫻井焙茶研究所的各種日本茶。策展團隊也將過去一年踏查拜訪11位工藝家的訪談及畫面集結成書,線裝裝幀及留白的排版,在閱讀中也能感受到Ippuku的片刻閒適。
《Ippuku 日本工藝家聯展》
作家交流日:9 月 26 日~ 9 月 28 日(預約制)
展期時間:10 月 1 日~ 11 月 16 日 10:00~17:00(週一、二公休)
展覽地點:林森40 / 台中大屯郡守官舍
Facebook|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