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怡安的食器棚】用煎鍋,做開胃的椰漿燉雞

文字、攝影|盧怡安、編輯|Cheer Lin、核稿|Josh Peng


暑假靠近尾聲的時候,貓男(我兒子)有天早上從房間踩著小碎步出來,像要正式宣佈什麼似的跟我說:「開學我想要吃燉煮,燉煮類的東西。」

在這個天氣?是在開玩笑嗎?
不用說,這個靈感,我猜八成又是從哪一本漫畫上看到的,不,十成十。

果然不出所料,是《山與食慾與我》。
我就說嘛,貓男指定的通常都是非常具體的一道菜。但是,好啦,山與食慾與我的全系列燉煮類登山料理,全都想吃,我懂我懂。

等一下,不,我不懂。今年夏天是我有史以來最厭世的夏天耶,超級熱。要燉煮什麼才好呢?我是說,才不會熱死我自己呢?雖然心裡嘀咕,我卻很社畜性格的邊唸邊馬上開始想。



那還有什麼難得倒我的嗎(甩頭髮)(不,我的頭髮已經剪短了)?來做一道,比較偏泰式、在這熱天比較開胃的,椰漿燉雞好了。是不是很剛好?

講得好像我很天才一樣,沒有,我只是打開食材櫃的時候發現一盒一定是之前臨時起意買的椰漿,然後它已經放了有一陣子了最好趕快用掉這樣。

說是燉煮料理嘛,其實,這道料理簡單到像作弊一樣。雞腿肉如果買去了骨的,不需要久燉。平底鍋內煎香,椰漿下鍋,魚露撒撒,以厚味濃稠醬汁包裹上食材,取代長時間燉煮入味,很快就能上桌。很快就能放進便當盒內,很快我就能交差兌現給兒子的支票。


輕巧的VERMICULAR鑄鐵平底鍋,堪比大燉鍋輕鬆完成一道燉煮料理

真的快。我只需要拿出輕得一隻手就可以甩的VERMICULAR鑄鐵平底鍋,不用請出什麼大燉鍋,看我透過它來使出瞬間完成法:蒜頭爆得香香的,雞腿肉也兩面煎香之後,椰漿稍稍調一點水,一股腦倒進去,噗嚕噗嚕的滾一下。趁這個時候往鍋內搖晃魚露的小罐子,啪嗒啪嗒啪嗒,數四十下,勺子喇喇,這不就要完成了嗎?

這調味是討喜的。超市就有賣的椰漿,帶來豐富香味的甜,比一般泰式料理我得準備椰糖,要輕鬆愉快得很多。魚露就是作弊首腦,鮮、醇厚,一下去與椰漿調和之後,會自動裹覆上雞腿肉,馬上就有味好好吃。

噢,不。這裡頭少了一點,在南洋有椰影薰風、快樂寫意的氣氛。

對,沒有南薑、沒有箭橙葉,沒有一點南洋的香料氣味,我不允許自己說這道是泰式料理。

但是我不想出門買啊。明明我家附近就有號稱是越南超市但是基本上什麼南洋材料都有的小雜貨店,但我在屋子裡的冷氣風口下,把自己縮成一團不願意出門。

當然囉,這個時候就是拿出我們冰箱裡都會有的,九層塔來擋一擋。

登愣。沒有。沒有。我那個一百二十八公分高的冰箱,打開一眼就看完了,居然沒有九層塔庫存?我忘了前一陣子颱風,大家好貴好貴地一直嫌,五十九元一包的九層塔我就這麼跳過沒有放進購物車裡了。

只剩颱風天也會被剩在貨架上的糯米椒,在我冰箱裡,一排整齊站好,像戴著迷你高尖帽子的一群白雪公主故事裡的小矮人。

「好,你也可以。」我不由分說抓著他們的帽子抽出來,就組合在這道菜裡。

糯米椒的香氣低沈,但是夠厚重。抵擋得住醇香型的椰漿,也與魚露搭調。有一點衝,所以適合在這道菜裡,扮演一個衝破稠厚感的香氣角色。

依然不敢說這道是泰式料理,但是,很簡單用一把輕型鑄鐵煎鍋就能快速完成的貓男指定菜色,我已經非常開心了。

猶豫了一下,還是剪了一點乾辣椒進去翻拌一下。魚露椰漿的滋味已經比我想像的更流口水,糯米椒加上辣椒的香氣,更是開胃扒飯。我沒想到自己假藉著試吃的名義,唏哩嗦啦已經吃掉快要半鍋,好一口接一口喔。

把餘量趕緊留給貓男之後,我用剩下的醬汁,非常珍惜地又翻拌一鍋糯米椒與青辣椒粒來自己吃。這一鍋依舊非常下飯惹味。



有時間的人不妨準備一些新鮮的南薑及箭橙葉,香味奔放,但在這明亮坦蕩的氣味中,會令人更放鬆舒服。


椰漿燉雞


市售椰漿200毫升、去骨雞腿肉兩支份、蒜頭六瓣、魚露約四十滴、糯米椒十根(或其中可以換成一些青辣椒)、乾辣椒兩根

  1. 蒜切片、去骨雞腿肉切成一口大小、青辣椒與糯米椒切大粒

  2. 蒜片在平底鍋中爆香,加入切成一口大小的去骨雞腿肉,兩面煎香

  3. 椰漿加入一碗水調開,倒入鍋中小火煮滾

  4. 雞腿肉差不多熟透時,滴入魚露(不宜久煮)

  5. 乾辣椒、青辣椒、糯米椒加入翻拌均勻即可起鍋

我也做了有九層塔版的、有洋蔥版的,以及帶骨雞腿版的。

由衷覺得天氣還很熱的時候,真的能夠快速完成就是最美味的。

如果可以把這道料理帶去山上,做露營料理,那應該非常棒。

  • # hence,雜誌
author

喜愛動手做菜,也對器皿著迷不已的人。在不同季節裡探索著經典的、新奇的食材,也為廚房、餐桌換上符合時節的那些,或傳統、或現代的道具、器物。喜歡上傳統菜市場搜羅時鮮,也愛上網訂來難得的鮮物。鍾情許多當代器物作家,也在雜貨五金行裡遇見許多可愛好用器物。

著有《秋刀魚一條半》、《秋刀魚變溫柔了》。現在開始每個月固定在這裡,與大家分享季節裡的美味與器物。

read more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