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下花與時間的種子,花藝師Miki Wei滋養出多變的家風景
採訪|Mimy Chan & 劉子維、文字|劉子維、攝影|林軒朗、編輯|Mimy Chan、核稿|Josh Peng
從含苞待放到絢爛綻放,再到枯萎凋零,每一個階段的花卉植物,都散發著獨特韻味與魅力。風和日麗的午後,藏身巷弄裡的老舊三層樓透天,在花藝師Miki Wei(後簡稱Miki)和建築設計師先生阿翔攜手一點一滴改造下,45年的老房成了結合花藝⼯作室、建築設計事務所,以及兩人心中理想的家屋,而且隨處可見花朵的曼妙身影。
Miki與阿翔熱情地招呼我們,緩緩地訴說這棟層次分明的三層樓建築,是如何從灰暗的老屋光景,到如今日光可從不同角度漫入的理想住屋。
還原老屋肌理,注入多變的家風景
憶起初次與老屋的相遇,Miki笑說自己最初有點排斥,「一開始屋況比想像中得還要更老舊,但是阿翔看到了這個空間的潛力,他都說那是建築設計師獨有的濾鏡,好像在看的當下,一個理想中的家形象就這麼在腦中誕生。」整幢老屋空間在身為建築設計師的阿翔親手設計與翻修規劃之下,這棟透天厝成了兩人性格和興趣深刻交融的所在,不僅是一個居住地,更是一個結合創意、功能與情感的複合式場所。
「我一直很嚮往在生活與創作之間取得平衡,阿翔透過這個空間實現了我將花藝融入日常生活的夢想,也滿足了我對家的想像。」Miki臉上掛著微笑說。她和阿翔將為這個複合式空間取名為「the pub.」,可以想像成是對外開放的Public,也能是與三五好友聚會的小Pub,更可以是與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擁有Publication概念的創意生活場域。
對於一樓空間從無到有,Miki表示就像是看見夢寐以求的種子發芽,二樓是阿翔的建築設計事務所「Office m-sa」,保留自然光照射的設計,拆除原有屋型的多餘隔間,讓空間更具流動性,而錯落空間裡的建築模型與DIY手作木桌椅,讓此處像是靈感寶庫。
三樓則是完全私人的起居空間,和其他樓層一樣,光與花卉是點綴貫穿整個空間的重要元素,「我喜歡不經意地在屋內角落擺上鮮花,用靜謐卻有機的姿態給房子一點小巧思。」Miki特別喜歡三樓引入光線的天窗設計,「每天早上我都會沖一杯咖啡坐在小餐桌前,算是開啟一天的儀式感,如果天氣好的時候,光線與花產生光影變化,心情就會很好。」
人生志願是做一輩子的花藝師
在這個家裡,每個轉角都有花的存在,可以看見簡單的花藝就能改變空間氛圍;而實際上,在Miki的生命當中,花更是足以掀起人生漣漪的關鍵角色。過去曾在時尚潮流雜誌擔任編輯的Miki,有一回偶然踏入辦公室斜對面的花店,意外成為引領自己進入花藝世界的機緣,養成了買花放在辦公室和家裡的習慣!
隨著業餘時間對花藝有更多的投入和練習,甚至接受好友委託完成人生第一束婚禮捧花。漸漸地,她發現花藝創作是自己能夠持續專注並樂在其中的人生志願,於是毅然決然放下編輯的工作,以自己的名字成立工作室品牌「Miki Wei Studio」。「一開始只是好玩,沒想到愈做愈喜歡,覺得花藝的工作可以做一輩子!」
2018年,她前往巴黎進修,參加了為期一週的密集花藝課程,每天需要完成多個作品與團體創作,「我不再僅僅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而是理解到花藝創作更深層、更自由的精神內涵,也解放了在創作上自己先前所設下的框架。」Miki形容這段經歷有如「豁然開朗」,了解到不需要拘泥於特定的規範,而是要順應自然形態,不停地灌溉自己,就能長出獨有的風格。
不停創造人與花的「一期一會」
現在的Miki看待任何事物,總能從中找到與花藝理念的呼應,像是人生際遇的轉換正如植物的生命循環般自然。她深刻理解「一期一會」的理念,認為每段關係、每個階段都如同自然界的花材般稍縱即逝,珍惜當下的美好,正是她創作與生活的核心。
細看Miki的作品,會發現圍繞日常是最常見的主題靈感,像是疫情時有感於大家都不能出門,加上花農種的花沒人買,於是興起了「Stay with flowers」送花計畫,親自將花束送到客人手中,為處在困境中的大家給予一點療癒。而不定期的快閃花束計畫「9am flowers」,則是將每筆訂單多出來的花材,重新排列組合成一束新的創作,「有可能是意想不到的花互相搭配,純粹是看當下取的剩花是什麼,真的是更偏向一期一會的創作,也給原本要被丟棄的花材再一次機會。」
除了創作外,Miki也喜歡企劃不同類型的花藝課程,與各式各樣的人交流,甚至對象是學齡前的孩童,「過程中你會發現大人和小朋友視角真的不一樣,可能我們剪下來覺得不好看的葉子花朵,在他們眼中都是最漂亮的素材寶藏,而花藝創作就是需要這樣無拘無束的創造力。」
在生活裡實驗自然循環的可能
Miki除了在花藝中體現永續外,這份理念也延伸到日常生活之中,「之前在日本花店有看到他們將剩餘的花材放入廚餘機,經處理後變成有機肥料,又能成為盆栽的養分,當時我便興起了想要使用廚餘機的念頭。」第一次使用廚餘機的她發現:這台SmartCara韓國廚餘怪獸(廚餘機)比想像中還要簡單、容易操作!
過去,她經常為如何處理剩下的花材和食物殘渣而感到困擾,尤其當花材混合蔬果和其他廚餘時,也會產生異味並引來蚊蟲。現在,不管是多餘的枝葉或枯萎的花材,她會簡單地修剪放入廚餘怪獸裡,不僅解決了異味和蚊蟲問題,也讓原本占空間的廢棄物體積大幅度縮減。
不只是放入廚餘,Miki也會初步剪碎不再需要的枝葉或凋零的花材,一起交給SmartCara韓國廚餘怪獸(廚餘機)處理!機器內建韓國第一馬達大廠SPG的馬達,但運作的聲音僅有26.5分貝,且在高溫乾燥和研磨技術之下,可減少約90%的廚餘體積。
最近兩週在SmartCara韓國廚餘怪獸的陪伴下,她笑說自己的生活好像已經少不了它。「從操作到完成只需按下開關一次,就可以一次完成一鍵自動進行乾燥、研磨與冷卻三步驟。而且,運轉的聲音非常微小,霧白色的外殼很雅緻,很適合擺放在廚房的角落。」下方的儲藏箱也可以變成乾燥廚餘的暫存空間,使用起來相當便利。
最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前一晚把廚餘放進去,隔天一打開來看,就成為沙土一般的成品,有種莫名的療癒感,像在做實驗一樣!「將剩餘的花材放進廚餘機,成品會呈現出一點植物原本的顏色;如果是放肉類或海鮮的廚餘,會產生烘烤過後的香氣,比如帶有一點肉鬆或是魚酥、蝦酥的味道。我都會很期待下一次產生的味道是什麼!」接下來,她還想嘗試SmartCara推出的肥料粉,花一點時間將廚餘培養成肥料,用來栽種屋前的盆栽,進一步實現永續自然的理想生活。
Miki的家中以木質和白色裸牆為主要基調,外型現代又極簡、霧白色的SmartCara韓國廚餘怪獸加上儲存櫃,放置在廚房一隅,可以很自然地融入,成為這個家的一份子!
為插花而活,未完待續的旅程
問及花藝在Miki現階段人生中是怎樣的存在?她分享知名日本花藝師谷匡子在《四時花草.與花一起過日子》書中所寫的一段話:「過去30年,自己是為了生活而插花,但接下來的30年,我希望是為了插花而生活。」寫這本書的花藝師已年過六十,這讓她重新去思考如何讓花藝成為人生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一份工作。
未來,她仍將自己定位為「推廣花的大使」,期盼藉由花藝創作和相關課程的推廣,與更多人分享自然花卉的魅力,帶領大人、小孩去欣賞花的美與價值,讓花藝能更有溫度地融入每個人的生活日常。
【Miki的「花果餐桌」布置技巧 X3】
為迎接新的一年到來,Miki也特別分享了結合花卉和蔬果的「花果餐桌」布置靈感,透過掌握三個技巧,就能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自家風格,並且展現出節慶氛圍的花果餐桌!
Tips 1.以單一色系為主軸
花卉與水果、蔬菜的搭配,需要考量色調和諧性,建議以單一色系來定調。Miki以新年氛圍的「紅色」作為主軸,以松蟲草和康乃馨為主,搭配紫葡萄和紅洋蔥等鮮花蔬果以深淺不一的紫紅色調相互搭配,讓整體視覺有系列感!
Tips 2.高低錯落和體型各異的元素
選擇花朵大小有較大落差、甚至是球狀的花卉穿插搭配;水果採用體型或造型相異者,適度用冰淇淋杯等器皿盛裝,為整體陳列帶來視覺的張力。
Tips 3.應景道具增添氛圍感
為迎接新的一年,可用白色香氛蠟燭來點綴,鋪陳充滿希望感的浪漫氛圍;同時為避免過於單調可選擇大小高低不一的蠟燭,創造餐桌的溫暖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