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術為世界發聲!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南非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大展於北美館登場,4個重要關鍵字理解大師創作
文字|彭永翔Josh Peng、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從2015年起北美館即開始規劃,南非當代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首度來台的大型個展,自即日起至9月1日於北美館重磅展出。
此次展覽與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合作,呈現威廉.肯特里奇40年來近90多件代表作,曾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最具影響力之百大名人的他,一直以來,長期關注著南非的政治與社會議題,藉由藝術為社會發聲!此次展覽除了展出其早期的炭筆素描外,更首度展出3件大型的影像裝置作品,以及首次為此展繪製的《麵包師之樹》系列作品,相當精彩!
「素描是一種想法的摸索,是慢動作的思考。」
2009年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最具影響力之百大名人,亦被譽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南非當代藝術家之一的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曾如此分享素描之於他的意義。
生長於約翰尼斯堡的他,長期關注南非種族隔離政策及政經情勢的轉變,以藝術關懷社會、在那些充滿隱喻象徵卻又不全然言明的素描投影短片的畫面與作品中,打開觀者思考與批判的空間,探索社會的權力與剝奪、生命的自由與脆弱。作品媒材從素描至影片、歷史檔案到地圖、電影到小說、戲劇到舞蹈、詩集到音樂,曾受邀至如卡塞爾文件展(Kassel Documenta)和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等重要藝術雙年展,並於全球各大重要美術館巡迴展出。
此次臺北市立美術館(後簡稱北美館)與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RA)合作,邀請兩館策展人艾瑞恩.洛克(Adrian Locke,後簡稱洛克)與吳昭瑩共同策劃威廉.肯特里奇首度來臺之大型個展,完整呈現藝術家40年豐沛的創作能量,並重現2022年於RA首展之同名展覽。並有三件首度在台展出的作品《烏布說實話》、《樣板戲札記》、《等待女先知》;展場設計由與肯特里奇長期合作的設計師薩賓.特尼森團隊(Sabine Theunissen)操刀,將原來白盒子般的美術館空間,轉譯為情境感的劇場、工作室空間,充滿張力。
威廉.肯特里奇,《船上的午宴》四聯屏,1985,炭筆、粉彩、紙,每幅127 × 95 cm。藝術家提供,私人收藏。
關鍵字1:沒有分界的線,只有轉化的線——素描投影
應接不暇的電話鈴聲四處響起、菲利克斯與埃克斯坦夫人的交歡、那一隻隻四處巡游的小魚、肥胖的蘇荷.埃克斯坦(Soho Eckstein)拿著桌上的食物不斷丟向黑人礦工、礦工們僅能無助地被這些食物傷害重擊、失去了他們的身體他們的頭顱。在肯特里奇著名之作素描投影《約翰尼斯堡,僅次於巴黎之最偉大城市》(Johannesburg, 2nd Greatest City after Paris)中,這些畫面不斷地被他抹除與重繪,描繪著社會權力的貪婪、弱勢族群的無奈,亦反諷著人類易於遺忘歷史的現實。
象徵資本家的蘇荷、投射肯特里奇自我形象於其上的菲利克斯,是肯特里奇在素描投影的重要角色,貫穿於一系列作品。看似短短一分鐘的畫面,其實需要近1,500件創作才能完成。畫面中不斷變形流動拼貼模糊的素描線條,是肯特里奇一直以來嘗試打破的各種界線——就像1994年前,在曼德拉尚未成為南非民選總統前的種族隔離世界,黑人白人界線分明不容挑戰逾越,但肯特里奇嘗試以炭筆與藝術,打破既有框架,以新的視點看向世界。
威廉.肯特里奇,《被放逐的菲利克斯(南迪躺報紙上)素描》,1994,炭筆、粉彩、紙,100 × 184 公分。私人收藏。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威廉.肯特里奇,《城市之深 素描》,2018,炭筆、紅色鉛筆、紙,104.5 × 152 公分。私人收藏。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關鍵字2:嘗試穿越一切既有的已知
「(我的)作品是有關素描的過程,嘗試找出穿越所知與所見的空間。」從早期的《約翰尼斯堡,僅次於巴黎之最偉大城市》到2020年新作《城市之深》(City Deep),肯特里奇的作品中總漂浮著各式符號與象徵,開放了詮釋空間,沒有標準答案,邀請觀者藉由聯想,串起各種符號,跳脫既有的已知,形塑自我的解讀與觀點。
走入由特尼森所設計的展場,突破一般美術館白盒子般的展覽型式,她在地面鋪上織毯搭配大型裝置投影,像是走入電影院般,邀請觀者靜靜坐下,在素描投影的畫面與思考中,藉由不斷地聯想,投射出自己對於影片的詮釋與觀點。一旁展間,則特地展出拍攝過程中所創作的素描手稿。「我很早就決定要把這次展覽的作品,以素描為重心,讓大家看到肯特里奇的藝術起點。威廉也很喜歡這個起點。」策展人洛克說,能再度看見這些素描手稿其實相當難得,因為多數手稿,都在藝術家創作素描投影的系列作品時被抹除了,在策展人與工作室的努力下,才收藏到這些珍貴手稿,邀請觀者慢慢的在其中感受線條的力量、敘事的情感。
策展人洛克更建議觀看時,除了可一部部單看影片之外,也建議同時感受多部影像一同呈現的效果,像是所有影片都融合成一部,呈現出多面視角的觀看與解讀,一如肯特里奇的創作初衷。
關鍵字3:站在邊緣思考——邊際視野
「在邊緣發生了什麼事?」
威廉.肯特里奇,「邊際視野」。
站在主題邊陲,採集任何與作品議題相關的素材,呈現出既非全然在地思考、又非異地思考的開放提問,肯特里奇稱之為「邊際視野」。
像是此次首度於台展出的《樣板戲札記》,他以中國文化大革命為起點,卻選擇讓南非舞者達達.馬斯洛不斷「踮起腳尖」出現在各式如「保衛祖國」等紅衛兵式的宣傳標語中。達達.馬斯洛「踮起腳尖」拿著武器的姿態,肯特里奇讓舞者的美與武器的暴力交相對立;「踮起腳尖」既是芭蕾舞姿(早期歐洲上流社會的娛樂符號)、又象徵著當時中國軍隊對抗日本時扔出手榴彈的姿態、又似當時江青為了宣傳共產思想所推出的樣板戲的女舞者動作;背景則融合了象徵大躍進中除四害運動,農民被要求驅散麻雀的元素,那些被驅逐的麻雀,隱喻著因為人為破壞生態鏈而帶來的中國大饑荒¹,鏡射出人類的愚昧。
如同他所說的「中心的真相,僅有透過與外部的聯繫,才有辦法理解。」藉由站在邊緣,提取了多重觀點,也讓世界上不同的人,能藉由除了中國以外的觀點,重新理解那個時代的悲歡。
¹部分見解認為,1950年代的大躍進所造成的三年大飢荒,是因為在大量撲殺麻雀後(麻雀當時被認為是應該被消除的四害),造成蝗蟲大量蔓延,傷害農作,成為三年大饑荒的原因之一。但也有許多學者認為,造成此次大飢荒之因,更多是人禍,而非天災。
威廉.肯特里奇,《樣板戲札記》,2015,高解析三頻投影裝置,11 分 14 秒。圖像由北美館提供。
另一件作品《等待女先知》,則是《威廉·肯特里奇》專書作者之一的美國教授史蒂芬.科林曼(Stephen Clingman)最感動的一件作品,探索著生命與死亡、命運與未知。這件作品原是藝術家於2013年所創作的歌劇,於2019年在羅馬歌劇院首演,故事以庫邁女先知的神話為靈感,當求示未來命運的人們將問題寫在樹葉上,一陣風造化弄人打亂順序,讓命運成為未知數。「女先知」同時也暗示著現代無所不在的演算法,似乎比我們更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無形中甚至控制著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慾望。
肯特里奇為了打造《女先知》展覽播放版,擷取其音樂、舞蹈、影像精華片段,如南非女舞者的素描身影舞動穿梭過一頁頁的筆記本的影像,並特別與舞台設計師薩賓.特尼森(Sabine Theunissen)合力製作,重現舞台製作的原始道具和服裝。
(攝影|Josh Peng)
關鍵字4:樹木、紙、書頁、發票
“Eat Bitterness”吃苦。
近年肯特里奇持續嘗試用中國毛筆和印度墨水繪製花與樹的大型素描,在「花卉素描」展區,可見流動的素描拼貼在多張重疊的紙上,搭配擷取自歷史、哲學和醫學文本的簡潔語錄,潛藏許多值得深思的蛛絲馬跡。其中一幅少數以蔬果為素描主題的作品,其上寫著大大的“Eat Bitterness”二字,除了暗示著蔬果的風味,也諷刺著毛澤東曾經提倡的「革命就得吃苦」,越平實越荒謬。
(攝影|Josh Peng)
而在「樹木素描」展區,描繪著肯特里奇一直很喜愛的樹,對他來說,樹不僅象徵著命運,同時也生產了他喜愛的媒材—紙與書頁,他將素描繪製於撕下的書頁、庫存記錄表等,並拼貼生活中不經意的隻字片語暗藏在作品邊緣角落,構成一種多重又曖昧的思考體驗。本展區首次亮相11件為展覽繪製的《麵包師之樹》系列作品,並透過4件巨幅作品窺探生命的延續與再生。此外,使用書頁和樹葉的視覺雙關與《女先知》中的求神問卜故事相互叩應。
威廉.肯特里奇,《媽媽您別擔心》,2022,印度墨、彩色鉛筆、手工麻纖紙、粗畫布托裱,228.6 × 191.8公分。私人收藏。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威廉.肯特里奇,《麵包師之樹20》,2023,印度墨、彩色鉛筆、現成紙,42.3 × 54.5 公分。私人收藏。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此次展覽亦特別重現藝術家「工作室」的樣貌,展出日常收藏的物件、短語標題,以及鮮少曝光的素描手稿和實驗性的蝕刻版畫等,如《素描課》短片,可見肯特里奇幽默地與分身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探問及對話,以及經典代表作《拒絕時間素描》手稿原作。
(攝影|Josh Peng)
翻譯與聯想
「我的展覽總是有翻譯的元素在其中,不僅是語言還有聯想的翻譯,將自我感受投射在作品之上,並讓『它走向你』與『你帶給它』的組合成為整個作品的全貌。」肯特里奇在此次為北美館開展拍攝的影片中所說的這段話,提供了所有首次觀看其作品的觀眾一條線索,無須擔心是否真正理解作品,因為這些創作並不止於藝術家,更邀請每一個來觀展的你,從中找出自身的解讀與觀點,進而完整創作。
就像他一直想敘說的,我們永遠都在探索的路上,在離開的岸邊與抵達的終點前。
|其實年輕時,肯特里奇想成為演員?|
威廉.肯特里奇生於 1955 年的約翰尼斯堡。約翰尼斯堡金山大學主修政治學和非洲研究畢業後,1976 年進入約翰尼斯堡藝術基金會進修兩年。1981 年前往巴黎的雅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學習默劇和戲劇。最初,肯特里奇其實想成為演員,但笑稱自己是失敗演員的他²,重心開始逐漸轉至藝術創作,其中包括蝕刻版畫和橡膠版等系列作品、大型炭筆畫和短片。南非長久以來因種族隔離議題,一直被國際社會譴責,1980 年代後期隨者種族隔離政策的結束,威廉·肯特里奇的作品逐漸在南非以外獲得肯定。自 1990 年代以來,他的藝術作品和舞臺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畫廊、劇院和歌劇院廣為展出。
雖然素描一直是威廉.肯特里奇主要創作媒材,但他仍然繼續製作版畫、雕塑、織毯和電影,依然喜歡戲劇的他,也參與戲劇製作。他在戲劇創作也擴展到與歌劇導演和作曲家、表演者合作的歌劇作品,而部分歌劇作品也被轉化為博物館的展覽作品,例如此次展出的《等待女先知》。
2016 年他在約翰尼斯堡的馬博能區創設「略遜創意中心」。這個腦力激盪的創意實驗空間每年舉辦兩季活動;迄今為止,已有500多位藝術家參與,創作100多件作品。目前肯特里奇仍生活在約翰尼斯堡並持續創作。
² 引自於北美館開幕座談:「動畫中的世界」:威廉.肯特里奇的邊際藝術,美國教授史蒂芬.科林曼(Stephen Clingman)的分享。
|不只是一本書,還能藉由AR欣賞藝術家的動態短片|
此次北美館同步推出威廉.肯特里奇中文版精美專輯,由長期研究威廉.肯特里奇、亦是肯特里奇求學時期的同學——美國教授史蒂芬.科林曼(Stephen Clingman),以6個章節深入探究藝術家豐富的藝術語彙背後所關注的議題及創作脈絡,特別收錄北美館10餘件限定展出作品,並與An Art App合作,精選12件作品設計擴增實境(AR)內容,透過手機螢幕,靜態的專輯頁面開始律動,讓觀眾隨時隨地都能欣賞藝術家的動態短片。目前首刷已有許多藝術迷收藏,已近完售!
|畫室開放中|
延伸肯特里奇作品中的瓶花、樹景和標題拼貼的特色,北美館將於6月4日起在一樓迴廊規劃「畫室開放中」活動,邀請大家到場「隨到隨畫」,並於暑期安排助教現場指導與工作坊,歡迎一同享受線條與對於事物的直接感受。
【畫室開放中】
時間:6月4日(二)至9月1日(日)10:00-17:00
地點:北美館1F「威廉.肯特里奇」展覽出口處
時間:全時段開放,免預約報名
【畫室開放中現場指導&工作坊】
時間:7~8月暑期限定,活動時段請參考官網活動頁最新資訊(www.tfam.museum)
注意事項:
1.本活動須購買門票入館,購票資訊及得免費入館者請詳閱本館售票頁面。
2.活動內容如有更動,請以官網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