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硯拓【深夜時光電影院】:2004 年,我和初戀一起看了《愛在日落巴黎時》



自年初的日舞影展一路累積口碑的《之前的我們》,近日擄獲了台灣影迷的心,片中一對韓國青梅竹馬因為女孩移民而分隔兩地,跨越二十多年斷斷續續又聯繫上了,再見面卻人事已非,思念的心被分屬不同世界的現實阻斷。這是一位移民導演的自況,片中呈現愛情、緣分等等概念的節制和惆悵,叫人激賞,也成為大家心中「寫實系愛情片」的新典範。

《之前的我們》劇照|車庫娛樂

但是我,默不作聲地,邊看邊覺得「還好」。只是這回,身為影評的我,早就練就了清空心思、「就片論片」的專業功夫的我,清楚知道自己被干擾了,無法不在看的過程一再想到《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

《愛在日落巴黎時》是 1995 年的愛情片《愛在黎明破曉時》的續集,當初在歐陸火車上相遇、同遊維也納一整天的男女主角,陰錯陽差地沒有在半年後重逢,一轉眼就是九年。九年後,將兩人的情緣寫成一本書(以找到她)的他到巴黎打書,終於見到她了。他們散步一下午,在銀幕上/街巷裡/兩人的眼中,只有說不完的話,錯失的過去,和曾經的相契。

《愛在日落巴黎時》及被稱作「愛在三部曲」(The Before Trilogy)的這整套系列,我已經在專欄裡、書中、雜誌的專題和無數演講場合一再重提,到有點害臊的程度了。導演李察林克萊特寫「自然系對白」的功力,以及化用現實時間——不論是本片的實時(real-time)敘事還是《年少時代》用十二年拍攝演員成長——的創作理念,加上有天份更有資歷的兩位主角茱莉蝶兒、伊森霍克對戲的火花,和雙雙間隔九年、深刻呈現同一段愛情不同階段的企圖心,都讓這系列被視為真誠又寫實的愛情寶典,影響無數影迷的人生觀逾二十年。如我。

這樣的浪漫近乎信仰,要到二十年後的生命階段才會稍微清醒。也如我。

《愛在日落巴黎時》劇照|華納影業

2004 年,大學將畢業的我,先因為初戀情人的推薦看了《愛在黎明破曉時》,接著在網路上找到新聞說續集剛拍好——請想像那還是要努力「找」才會得知這類消息的年代啊——又過了幾個月,才在 P2P 軟體上發現無字幕的影片檔,十分開心地、當作驚喜禮物地,和情人一起看了。

回想起來,《愛在日落巴黎時》是我第一部全力嘗試英聽,還樂在其中的電影吧。全片對白的慧黠、機鋒、話題的豐富和角色思路,都是迷人的好教材。而「最好的伴侶要有說不完的話」,「真正的愛不論等幾年都值得」,「付出的真心都會一輩子回味、珍藏」等等信念,從此深深烙印,被我牢牢地擁抱著。

當年,不曾情傷,不曾體驗分別,不曾落入等待和無望的期盼的我,也在之後這十多年,情傷過,等待過,無助期盼過了。很多時候,「愛在」系列是我們對完美愛情、對真正契合的伴侶終會出現的信仰依靠;更多時候,它是我們不輕舉妄動,不妄自動心,不「沈不住氣」的理由。或其實,是藉口。

2013 年,第三集《愛在午夜希臘時》上映,彼時我正到英國拜訪留學的妹妹,搶先全台在新堡(Newcastle upon Tyne)鎮中心逾八十年歷史的 Tyneside Cinema 先看了(得意死了我)。共同編劇的導演和雙主角,寫下他們重逢九年後,真的成了日夜相處的伴侶,因為長期關係的磨耗而有了衝突。對篤信浪漫的粉絲們而言,這是大膽的嘗試,但如今我們也都承認:這樣的坦白才是洞見。

《愛在日落巴黎時》劇照|華納影業

多年後再看一次《愛在日落巴黎時》,我仍然激動得心跳加速,感動得胸口要化開,一再地想著:這就是為什麼我這麼愛電影啊。但是當片子結束,茱莉蝶兒俏皮的〈Je t'aime tant〉唱起,我知道「緣分」、「命定」、「等待」、「回憶」這些詞彙於我,已經不在神殿上了。我現在信仰的是《午夜希臘時》說的:真正珍貴的,不是遇上完美的對象,而是在一段關係裡能彼此好好溝通,理解差異的必然,願意改變,也願意妥協。

說回《之前的我們》,這部新片描寫有時候,阻隔愛情、截斷緣分的不是什麼剛剛好的時機,而是理性的、人生層次的選擇。明知情意在,但更清楚你我必須「歸屬」於不同世界——這或許也襯托出「愛在」系列的主角同屬第一世界,擁有能夠自由移動的各式資本,的現實優勢吧。

而我沒被打動,是因為一直戴著無意識的濾鏡在新角色臉上,尋找前人的身影。作為影評的我失敗了,失去了公平性。我只是真的、真的很想念《日落巴黎時》那一幕:在他們初重逢,寒暄了一陣之後,她終於問出「你那時候有去(赴約)嗎?」——知道她沒去的他,先是善意地扯謊「沒有」,再在被拆穿之後,露出無奈傷感的笑。當她意識到他的貼心,那瞬間羞紅臉的反應——那是會被我永恆放在殿堂上的 acting 哪。

《之前的我們》劇照|車庫娛樂

author

【影評人暨《釀電影》主編 張硯拓】

曾任金馬獎、香港電影節費比西獎、女性影展、高雄電影節評審。出版散文集《剛剛好的時光》,文章散見《大誌》、《BIOS monthly》、《新活水》、《500輯》、《聯合文學》等線上與紙本媒體。有點太過於寵兩隻貓。

FB / Letterboxd:yentuo|IG:yentuochang

【深夜時光電影院】專欄

二〇〇〇年是新舊世紀的交替,也是我剛滿十八歲的一年。當時的世界還未脫離世紀末的狂歡,當年的我也沒有意識到「真正」的人生已經開啟了。那些年遇上的電影,後來一一成為我的心靈寶石,構築我的記憶和價值觀,也和現在的自己對話。在這個專欄裡,我想要一步一部,重訪它們。

read more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