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gstyle:恆隆行

27

October 2022

文化探索

27 October 2022 / 文化探索 /

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絢麗登場!挑戰最遠距離異地共演,邀請大家一起互動玩藝術!

文字整理|彭永翔Josh Peng、攝影|汪正翔、黃雅農、圖片提供|數據光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一年一度的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正式登場了!展期從即日起至2月5日,於國立臺灣美術館戶外廣場與館內的U-108 SPACE展出,此次以「數據光景」為題,共展出9件精彩作品,其中三組國際藝術家作品首度在台展出,並有5組全新創作,聖誕節或跨年時來到台中,千萬別錯過!

 

貳進 2ENTER 〈福朗提爾壹號〉(Frontier)。(攝影|汪正翔、圖片提供|數據光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當我們的身體姿態、城市環境,被藝術家藉由演算法轉化為不同影像,那會是什麼樣的風景呢?

 

今年邁入第四屆的「2023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邀請擅長創意程式設計的新媒體藝術創作者葉廷皓,以及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暨所長暨新媒體藝術策展人邱誌勇擔任共同策展人。策展團隊以「數據光景」為題,邀請了九組國內外藝術家,透過互動科技或是感應技術,將人們的行動姿態、習以為常的城市風景轉化為從未看過的「數據風景」;並討論在當代科技藝術發展的過程中,數據如何成為支撐與驅動藝術作品的背後根基。

 

藝術家王連晟以音像表演〈量子學〉揭開展覽序幕。(攝影|黃雅農、圖片提供|數據光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展期從即日起至2月5日在國立臺灣美術館戶外廣場與館內的U-108 SPACE展出。現場多件作品都能與大眾互動,因此每一個與作品互動的你都是藝術創作者,讓作品呈現出不同面貌。這次記得來到光影藝術節,不要只是看,更要好好來「玩」!

 

王連晟 〈非歐幾何延伸公設〉( Non-Euclidean Geometry)。(攝影|汪正翔、圖片提供|數據光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3組國際藝術家首次在台展出,5組臺灣藝術家全新創作登場

 

此次展出的九件精彩作品中,其中3組國際藝術家作品首度在台展出,包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研究室教授查克・利伯曼(Zachary LIEBERMAN)、日本現當最紅的藝術家笠原俊一/神田竜/比嘉了,以及烏克蘭裔目前定居於西班牙的的電子影像藝術領域先鋒人物尤里.勒赫(Iury LECH)。

 

臺灣藝術家6組參展作品中,其中5組更是全新創作!包含由臺北美術獎首獎藝術家王連晟、跨域藝術團隊404N.F、裝置創作者張欣語、蔡寧帶來結合燈光、聲光與體感互動的大型戶外裝置作品;利用5G低延遲特色創作的,包含有新生代藝術家貳進的互動地面投影作品,以及吳秉聖與尤里.勒赫的跨國共製皆為全新創作。作品常見於國內外燈節的蔡宜婷,曾於2021年參與過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這次也再次參展。

 

笠原俊一\神田竜\比嘉了(日本 Japan) 〈碎形〉 Fragment Shadow。(攝影|汪正翔、圖片提供|數據光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蔡宜婷 〈植光・花〉(Lighting Flowers)。(攝影|汪正翔、圖片提供|數據光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一起來「玩」作品!每一個參與的你都是藝術創作者

 

此次光影藝術節分為「數據運算介入」、「感官資訊轉換」、「5G即時交流」三大主題。

 

其中查克・利伯曼(Zachary LIEBERMAN)的〈反射研究〉(Reflection Studies)、笠原俊一\神田竜\比嘉了的〈碎形〉(Fragment Shadow)與王連晟的〈非歐幾何延伸公設〉都是觀眾介入運算數據,並與作品交互產生藝術內容的最佳體現,也是千萬不能錯過的作品!

 

國際知名的新媒體藝術家查克・利伯曼,其創作哲學就是「要你大吃一驚」,並透過一系列的軟體探索光如何反射及折射。他設置了一大張光桌,一旁放置了各種字母及形狀的裁片,觀眾可以在光桌上排出所想傳遞的訊息,或是透過手部各種不同的動作,發展出仿若動畫般的效果。光桌旁的按鈕則可切換,讓光從不同的角度進入,而軟體則會模擬光線如何從這些字母與形狀反射回來,投射出巨大華麗的視覺效果於國美館的建築牆面上。利伯曼在預錄給臺灣的影片中,還笑著分享說:「也可以試著把頭放在光桌上,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查克・利伯曼 Zachary LIEBERMAN 〈反射研究〉 Reflection Studies。(攝影|汪正翔、圖片提供|數據光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日本藝術家笠原俊一\神田竜\比嘉了的〈碎形〉(Fragment Shadow),則以「影子」作為主題,邀請大家來玩一場影子遊戲!當觀眾進入其中,影子不再只是尋常可見的黑色樣貌,我們的真實影子透過程式被重組成為完全超乎想像的繽紛光影效果,你又會怎麼看待這些轉換後的影子呢?

 

笠原俊一\神田竜\比嘉了(日本 Japan) 〈碎形〉 Fragment Shadow。(攝影|汪正翔、圖片提供|數據光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而由臺北美術獎首獎、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參展藝術家王連晟也帶來全新創作〈非歐幾何延伸公設〉。他以國美館的建築切角為起點,以燈光創造出由許多直線所構成的類拋物曲線,重新詮釋光影與建築間的關係,並利用超音波感測器偵測現場人移動足跡轉換為新的樣態,每一次當你漫遊於作品基地的週邊時,光影也將會有不同的變化。

 

王連晟 〈非歐幾何延伸公設〉( Non-Euclidean Geometry)。(攝影|汪正翔、圖片提供|數據光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西班牙音像大師與臺灣新生代藝術家,挑戰最遠距離的5G異地共演

 

這幾年,5G的各種運用可說是超夯趨勢。此次光影藝術節也運用5G技術,展演藝術的多元可能性。

 

由西班牙國際音像大師尤里・勒赫(Iury LECH)與臺灣新生代藝術家吳秉聖合作的〈光的時間量子〉,則將挑戰最遠距離的西班牙-臺灣的異地共演,以5G低延遲的即時交流共創作品。〈光的時間量子〉以多頻道的音像畫面營造聲歷其境的體驗,其中畫面生成是透過重疊不成律的音符,以及複節奏的音樂結構、顆粒合成、大量處理影像紋理並利用點雲技術來創造3D模型並營造出一種具有迷幻氛圍的視聽體驗,並以即時生成演算和即興隨機的技巧,在視覺畫面和聽覺體驗間建構出更多不同的可能。

 

尤里・勒赫 Iury LECH(烏克蘭 Ukraine _ 西班牙 Spain)\ 吳秉聖 WU Ping-Sheng (臺灣 Taiwan) 〈光的時間量子〉( Quantum of Time Inside Light)。 (攝影|汪正翔、圖片提供|數據光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尤里・勒赫 Iury LECH(烏克蘭 Ukraine _ 西班牙 Spain)\ 吳秉聖 WU Ping-Sheng (臺灣 Taiwan) 〈光的時間量子〉( Quantum of Time Inside Light)。(攝影|汪正翔、圖片提供|數據光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貳進的〈福朗提爾壹號〉以網路上巨大流量的網站數據資訊作為素材,利用5G網路即時捕捉數據來描繪出一個現實與虛擬交會的科幻太空站,邀請觀眾利用手機掃描QR Code後登入網站,上傳你想分享的訊息或是圖檔,圖檔將被解構為不同的色階,流動於眼前的長廊地面上。

 

貳進 2ENTER 〈福朗提爾壹號〉(Frontier)。(攝影|汪正翔、圖片提供|數據光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接收城市中的環境資訊,轉化為變化萬千的光影風景

 

由新媒體藝術、材質創作與建築設計不同領域創作者共同組成的404N. F,在互動燈光裝置作品〈青台〉探討當代都市中個人與社會的關係。藝術家將城市在追求發展時所造成的失序,以浮空的氣囊裝置作為隱喻。當觀眾走入金屬結構中,仰望而上,浮空氣囊正隨著臺中市區交通流量變化而呼吸著。透過收集臺中部份路段的車流量與密度數據,改變作品燈光的速度、亮度及運動方式,同時影響巨型氣囊起伏,創造一個由空間、光線和運動組合而成的獨特感官世界。

 

臺灣藝術家團隊 404 N.F 〈青台〉(Grass)。 (攝影|汪正翔、圖片提供|數據光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走入蔡寧的〈耳語〉中,在感應器偵測到參與者的面容之後,一張張由AI深度學習畫出的臉凝視著你,對你耳語,在那些絮絮叨叨的耳語中,不斷提問著你還要工作?你還要工作嗎?

 

蔡寧 〈耳語〉 Whisper(攝影|汪正翔、圖片提供|數據光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張欣語在〈樹的噪訊〉中,試圖以偵測震動的方式,找出植物體內的秘密訊息,帶領你以「聽覺」探索迷人的未知訊號!作品中的蕈狀裝置,接收來自樹木內部的聲音,並在彼此間形成複雜的神經網路。這些猶如大型真菌的裝置,以聲音作為養分,與樹木共生,承載著樹木的脈搏以及周圍動物、環境變化的特殊聲響。

 

張欣語〈樹的噪訊〉 Tree Noise。(攝影|汪正翔、圖片提供|數據光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蔡宜婷的〈植光・花〉則打造出超過1,000株的仿生植物花園,絢麗開展於你我眼前。策展人葉廷皓分享在這片花園中,藝術家運用物聯網的技術,讓這些仿生花透過數據彼此感應,相互依存,產生璀璨的光影變化。

 

蔡宜婷 〈植光・花〉(Lighting Flowers)。(攝影|汪正翔、圖片提供|數據光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新媒體藝術理論大師列夫.曼諾維奇大師線上開講,限額200人

 

「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共規劃2場國際論壇,分別探討「速度與連結:5G世代下科技藝術展演及其可能性」,與「科技藝術與光節的永續經營」。除國內學界、業界專業人士外,也特別邀請到紐約城市大學校長特聘教授列夫.曼諾維奇(Lev Manovich)出席。他教授新媒體藝術與理論,最著名的作品是《新媒體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被認為是新媒體創作理論探索的重要人士。活動於國立臺灣美術館演講廳舉辦,限額200人,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報名預約參與。

 

「我相信這一次的《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會是聲音、影像的饗宴。」國美館館長廖仁義說。一年一度的《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展期橫跨聖誕節與農曆春節,邀請大家一起在光影中打開身體的感知,探索數位科技打造的新世界!

 

策展人葉廷皓(右)與邱誌勇介紹今年展覽亮點。(攝影|黃雅農、圖片提供|數據光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前排右4)、國美館長廖仁義(右3)、策展人葉廷皓(右2)、策展人邱誌勇(右1),與藝術家、貴賓齊聚臺上「點亮」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攝影|黃雅農、圖片提供|數據光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

「數據光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戶外廣場、U-108 SPACE(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時間:即日起至2023年2月5日

戶外展覽17:00-22:00 / 室內展覽週二至週五09:00-17:00  週六、週日09:00-18:00(每週一休館)

國立臺灣美術館官網:https://www.ntmofa.gov.tw/

國立臺灣美術館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ntmofa

 

你想第一個知道我們的最新產品和新聞?

立即訂閱電子報,享有第一手最新優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