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gstyle:恆隆行

23

July 2021

人物專訪

23 July 2021 / 人物專訪 /

自 然 與 人 共 生 榮 景|江文淵

TEXT │ Yui Chen PHOTO │ Aihciy Hsu、半畝塘提供

半畝塘的新竹若水會館位處市區,卻意外地被綠植層層擁抱,素雅的建築本體沒有多加修飾,只要有光的地方就有窗,靜靜地邀請陽光與風入室。對員工來說,這裡是夢幻的工作環境,對江文淵而言, 這裡是為台灣人再創自然與人共好生活的重要基地。

 

半畝塘環境整合創辦人江文淵在 24 年前順應人天共好的理念,提出「節氣建築」概念,將西方時興的「親生物建築」進一步擴充,將一年四季流轉的時間觀,以及華人傳承千年的生活文化容納其中,推出「樸山村」、「若山」等生態建築,貫徹「把自然帶回都市,把人帶回自然」的初心,讓現代都市人也能和兒時的他一樣,在大自然中跑跳成長。

 

想在都市中大隱於市,

找到與環境和平共處的方式, 唯一方法是放慢步調。

安住下來的心會開始慢慢感受到空氣和光線的流動,

也開始看得見自然正循著時序慢慢推移。

 

 

 

很多人誤以為半畝塘總是做很高端的作品,而我曾承諾過夥伴,要讓半畝塘的同事們都有機會住在自己打造的社區中,這個承諾從未改變,因為半畝塘的真正理想是打造當代的「常民住居」,提供給不分年紀、族群,歡迎嚮往大自然,願意一起來關心環境議題的人進駐。只是在創業初期需要大量心力研發,無形中需要有能力的人共同支持,每做一個案子,我們不斷累積經驗,讓下個案子更有空間降低成本,朝著更多人能負擔的常民住居路線邁進。

 

 

只要江文淵在的地方,就一定看得見樹。在繁忙城市裡,他從最初獨自一人持續做著孩提時代在樹上採果、河邊捉魚蝦、田間奔跑的夢,直到愈來愈多志同道合夥伴加入,共同看見那個夢境成為真實的願景。1997 年,半畝塘的前身是江文淵建築師事務所,接著在 2003 年轉型為整合型營造團隊,直到 2006 年投入土地開發,試圖從地表開始,串連起一個地區點、線、面的立體生態體系。這塊區域可大可小,如果是像「若山」的單幢建物,那就把家家戶戶的陽台當作垂直山坡栽入綠植,一開窗就迎向充滿芬多精的新鮮空氣;如果是「樸山村」般的郊區聚落,那就讓水流過居民的住家廊前,找回不需空調也冬暖夏涼的宜居氣溫,人住起來舒心,樹蛙、螢火蟲也跟著回來了。這些微小又確切和人類共享一個地球的生命,既無法在建築藍圖上畫出來,甚至也無法刻意移植到作品中,而江文淵以建築師的身份出發,籌辦環境整合團隊,做到更加完整的居住環境規劃,

「半畝塘做的是一套系統,除了種樹之外,我們用生態高標準創造整個環境生態,包含多元物種, 豐富水資源與微氣候,其中隱含人與生態皆宜居的環境,已經遠遠超過政府制訂的健康生活空間標準。」

 

試圖把無機建物和有機植物結合,台灣各處有不少失敗前例,許多建築公司並不願意碰這一塊, 但江文淵倒是樂得把自己住家做為半畝塘的研發基地,如:陽台種樹、室內泥窩泥牆、席踏等, 這些曾在半畝塘建築中出現的元素,都經過他再三確定可行後,再以優化狀態放入每個作品中,「我把自己的居住空間視為實驗場所,在其中反覆打磨當代居住的可能性,盡可能嘗試不一樣的材料、工法、以及生活提案。」最近江文淵甚至在家研究起如何復育淡水魚,「我想透過生態水池的方式,讓在野外棲地受破壞的淡水魚在現代民居恢復生命力,希望未來半畝塘營造的居住空間都有機會成為生態保種的基地。」然而,在台灣夏季愈來愈極端的氣候條件下,蓄水養魚真的可行嗎?江文淵也早在無數次實驗中找到解決方法。在蓋起建築物前,必須先在地表下設造能夠蓄水儲水的人工地盤,「水是一切生態的根源。」這是江文淵啟動每一個作品的堅持,這股不容動搖的信念也化作地表上隨四季變化的綠植與樹木;當多數都市建築都在做防水或排水,江文淵與團隊反而在高樓作品中努力收集雨水,「半畝塘的每棟建築都有近千噸的保水能力,在極端氣候影響下可以為都市帶來些許治洪能力,成為名符其實的海綿建築。」當政府正苦惱為什麼台灣多雨卻總是缺水,半畝塘已經先行示範冷冰冰的建築物可以如此充滿綠意,進而發揮都市冷島效應。

 

不管曾參與多少次訪談,江文淵都不忘提及半畝塘「人天共好」的原點,「經過這麼多年經驗累積,我們的確發現了解決當代環境問題的方法, 自然環境是唯一的解藥。」立於 20 年為界的中繼點上,江文淵透露了寄與下一個20 年的願望,「我想我這個世代光有半畝塘是不夠的,我心底有個夢想,想要興辦建築學校,把我們的理念傳承給下一代年輕建築師。」江文淵把這樣的行動比喻為「分送解藥」,當更多建築師認同自然與人共生的優點,願意深入思考並嘗試串連建築與環境的各種可能,「我們才有機會翻轉這個世代的環境危機,才有機會把這塊土地續留給後代子孫。」當這座美麗寶島上的人們都能活出與自然共榮共生的樣貌,以此做為常民住居原型,台灣人失落的美好終將復歸,江文淵也把記憶中永不褪色的快樂童年時光傳承下去。

 

 

每天早晨,江文淵都以手抄經文展開全新的一天,抄寫經文時培養出靜心與養神的功夫,是他在繁忙工作之餘重要的獨處時光;偶有閒暇,江文淵也會透過捏陶與木雕培養手感,在樸拙風格的物件中看得出內在靈韻,目前已經積累出一些作品。來自苗栗苑里手工製作的藺草扇,是江文淵隨身攜帶的天然在地常民物件,天熱時搖扇能降低體感溫度,相對也減低對空調的依賴度,疼惜自然資源可以隨手做起, 一切如此簡單。江文淵的包包裡另一不可或缺的物件則是書,一書在手能掌握世界新觀念或新趨勢,讓自己保持吸收資訊的狀態,最近正在閱讀的《量子天命》探討如何探索深層的生命天賦,提醒自己時時保持與生命對話;不離身的手帳紀錄著會議與生活各種資訊,也會隨時將創意及想法寫下,許多重要手稿都留在手帳上,半畝塘下一個作品的前身說不定就隱藏其中。

 

你想第一個知道我們的最新產品和新聞?

立即訂閱電子報,享有第一手最新優惠資訊